
易车原创 这应该是2026年最值得期待的汽车品牌!
就在11月20日,广汽和华为深度合作的“启境”品牌终于发布,这一由华为任正非首次亲自指导取名的品牌,注定不平凡。

启境CEO刘嘉铭透露,启境品牌将在2026年推出2款全新产品,首款车型(代号F03)被称作“华系最美猎装轿跑”,提供纯电/增程双版本,定位30-40万元级,预计2026年中上市。
首款新车预计2026年6月上市交付,这样一台由一流国企大厂+华为顶级组合打造的新车,可谓天生自带流量。
在新品未上市前,最让人好奇的莫过于:作为“境”系列开篇之作,启境汽车究竟与多个“界”字品牌又何区别?它又能造出怎样的车?

华为乾崑“第一境”——启境有何独特之处?
我们要理解启境汽车的价值,就需要先捋一捋华为在汽车圈的战略布局。
目前,华为以三种模式切入汽车赛道:其一是零部件供应商模式,以Tier1身份提供标准化零部件;其二是HI模式,向车企输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如与长安阿维塔、北汽极狐的合作;其三是智选车模式,通过鸿蒙智行深度参与产品定义、研发与销售,例如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
区别于上述三种模式,启境品牌更像是华为与车企合作开创的“第四种模式”,也有媒体将该模式定义为“新合资”。

从启境汽车的办公模式就能窥探一二,据之前官方透露,华为已经派驻了涵盖产品、营销、财经、法务等领域的200人团队,与广汽的核心骨干联合办公,相当于共同成立“联合运营体”,独立于广汽和华为现有体系的组织,拥有从产品规划到市场定价的完整决策权。
这种无边界协作,体现在从产品定义到研发制造的每一个环节:广汽的整车制造经验与华为的智能技术,不再是简单叠加,而是打破了“技术方”与“制造方”各管一段的合作惯例,就此形成了“化学反应”。
如果说联合办公是启境的表面创新,那么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PMS(集成产品营销)体系的引入,则是其深层的制度革命。

在汽车行业,传统车企多采用“部门制”研发,而科技公司则更强调“端到端”的扁平化流程管理,这种体系差异往往是跨界合作的“隐形壁垒”。
启境正是将两种体系进行了重构式融合:
一方面,保留广汽在整车制造、供应链管理、渠道服务上的积累——这些是经过数十年市场检验的“硬实力”;
另一方面,导入华为IPD体系中“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研发逻辑,将用户调研、市场分析前置到产品定义阶段,通过跨职能团队实现从研发到量产的无缝衔接。
正是如此高效的协同,启境汽车项目推进速度极为惊人,从1月合署办公、9月完成首款车夏测、10月首款车设计定型,历时不到1年就让首款新车初具雏形。
在生产制造端,启境还将依托广汽旗下被誉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的先进生产基地,结合华为在工业互联与数字化控制方面的能力,共同对生产工艺与品控体系进行了智能化升级,致力于打造以AI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标杆工厂。
启境汽车到底长什么样子?
路子摸清楚了,那具体到车本身,启境汽车到底能打造出一台怎样的车?
此前,启境已首度公开了新车的设计预告图,整体风格瞄准年轻化、科技感与运动属性;正如启境汽车CEO刘嘉铭所说:“启境要做就做华系年轻品质旗舰,要做就做动感、安全、驾趣、智能全满足的Dream Car。”

在技术上,启境汽车全系产品将配备“华为乾崑全家桶”,并依托华为在整车架构、硬件开发与功能安全等核心领域的技术支持,实现深度融合。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中,“跨界合作车型”的市占率已从2023年的5%攀升至18%,然而多数合作仍停留在技术标识层面的浅层整合。
启境所选择的深度融合路径,有望引领行业从“技术贴牌”走向“协同共创”,甚至激发新一轮的跟进风潮。尽管启境尚未公布更多车型细节,但“广汽整车平台”与“华为乾崑智驾”这一顶级组合本身,便已构筑起强大的战略想象空间。

启境汽车官方对外透露过几个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设计团队为打造低趴姿态,此提出一个大胆想法,把车身整体降低3厘米。
但这3厘米背后,却是一个经典难题——车身一低,内部空间就容易局促。市面上不少运动车型都为造型牺牲了头部空间,导致“好看但顶头”的尴尬。面对“保造型还是保空间”的选择题,启境汽车团队偏要“两个都要”。
一场“毫米级攻坚”就此展开。座椅团队率先行动,通过优化结构把座椅厚度削薄5毫米;底盘团队紧接着重新排布悬架布局,硬是抠出3毫米空间;前机舱盖改用轻量化材料,再省出2毫米。团队还同步增大了轮毂尺寸,让整车比例更协调。

这还不够。他们几乎试遍了市面上所有主流运动车型,逐一测量头部、腿部空间数据,反复对比优化。就这样一点点“抠”出来、凑出来,最终在车身成功降低3厘米的同时,竟然实现了后排头部空间反超同级车“两指”的成绩。
这个故事,虽小却见大。它让人看到启境在“卷配置”之外的另一种执着——对用户体验的细致揣摩,对工程细节的不妥协。
也正因如此,“启境”品牌锁定年轻化、科技化、高品质的30万级高端智能新能源市场,目标是是打造动感、智能、安全、好用的“华系年轻品智旗舰”。

当首款车已完成高温极限测试与最终设计定型,并预计于2026年年中上市时,外界有理由对这款“较真之作”报以更多期待。
写在最后
当然,挑战也同样存在。文化差异仍是潜在风险——广汽的“稳健基因”与华为的“狼性文化”如何长期共存?
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华为阵营,形成“五界三境”的矩阵,灵魂相似,又该如何找到性格的差异化?
这些问题都需要时间来回答。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强调,启境品牌就是要“Make Difference”,创造卓尔不凡的品牌和车型。

启境新车“Make Difference”,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这无疑为破局当下新能源车同质化困局,给出了明确且硬核的解决方案!
当2026年的车市大幕拉开时,启境已经站在了聚光灯下,等待观众们共同见证。


2025-11-21 0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