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车原创 2025年10月22日,为庆祝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二十周年,兰博基尼汽车于上海呈献专属盛典,再度彰显品牌100%纯正意式工艺与前沿创新精神。兰博基尼以一场汇聚四百余位嘉宾的品牌日活动,致敬其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二十年荣光——从2005年首家经销商启幕的初心,到如今全系混动化车型矩阵的引领;从经典车型承载的意式匠心,到 Revuelto Ad Personam二十周年纪念版绽放的定制魅力,这场盛典既是对过往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坚定宣告。


在这场融合传承与创新的盛宴中,兰博基尼不仅带来了 Revuelto、Temerario、Urus SE组成的混动化旗舰阵容,以1015马力的V12混动系统、10000 转/分的V8引擎诠释“性能与可持续共生”的突破;更通过Centro Stile 设计中心二十周年成果展、Ad Personam 高级个性化定制体验,解码品牌标志性设计基因与极致工艺追求。历史墙勾勒的关键里程碑、百台超跑组成的 “20” 字阵型,与上海天际线交相辉映,诉说着品牌与中国市场的深度羁绊。
兰博基尼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Stephan Winkelmann眼中的 “自豪时刻”,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执行总经理 Konstantin Sychev 口中 “深耕中国、拥抱创新” 的承诺,既是品牌二十载征程的凝练,更暗藏着其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值此节点,我们对话兰博基尼核心掌舵者,兰博基尼汽车主席兼首席执行官Stephan Winkelmann,以下是专访实录。
Q1. 入华20载,您也整整见证了20年,在你眼中,变与不变是什么?品牌、消费者和您自己
自2005年以来,中国市场已然发生巨变。中国汽车保有量从当初约4000万辆激增至如今超过3亿辆的规模,并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因此,中国市场对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都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今的中国已不再是跟随者,而是真正的趋势引领者——在诸多领域掌握着行业节奏,特别是在电动化、软件工程和软件定义车辆等领域。
兰博基尼作为秉承“意大利制造”基因的制造商,我们必须坚守并保持我们意式品牌本色。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我们在此开展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活动,例如早在2012年就在北京全球首发Urus概念车,多年来持续举办赛道日活动,并打造了丰富的车主体验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2024年将Urus SE的全球首发也放在了中国。
总而言之,中国市场对我们具有战略意义。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如今,我们正通过更多产品发布和品牌活动——比如这次庆祝入华二十周年的盛典——来持续深化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Q2. 从全球市场来看,尤其欧洲市场纯电动车需求在放缓,保时捷近期已调整战略,暂缓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的计划。部分车企也不再设定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一行业趋势?基于此,兰博基尼在电动化战略方面会有哪些新的考量?
在做出全面混动化的战略决策后,兰博基尼成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实现全系产品混动化的超级跑车制造商。随着Revuelto、Urus SE和Temerario三款混动车型布局完成,我们已正式达成这一里程碑。
我们始终密切关注全球发展趋势。对兰博基尼而言,电动化不仅是降低碳排放的技术路径,更是提升车辆性能的手段。所以电动化兼具双重价值。
当前全球市场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与早期预测相比,纯电动汽车(非插电混动)的市场接受度正在放缓。我们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不必争当第一个入局者,但必须确保在推向市场时,基础设施已经完善,我们的客户已准备就绪。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推出纯电车型时,必须确保其能够代表兰博基尼的极致性能。
但由于市场对纯电车型的接受度增长乏力——更准确说是需求尚未形成——我们今年已做出决定:计划于2029年推出的Urus换代车型将延续插电式混合动力路线,非纯电车型。同时对于品牌第四款车型的规划,我们正在评估——是采用纯电方案,还是插电混动。这项决策将在今年内确定。
我们销售的从来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承载梦想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慎之又慎——无论推出何种产品,都必须超越客户的期待。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考量,更是对客户诉求的正确回应。
Q3. 其实中国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在某些方面是引领者的角色,也有很多的中国厂商不断刷新一些世界纪录,比如提高极速成绩等,如果兰博基尼想要一直保持在一线超豪华跑车的位置上,除了放眼全球,积极开发新产品,对于中国这样的特殊的市场,是否有计划推出更精准的产品定制与服务?
这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关乎我们的核心能力定位。当前汽车行业的主要趋势与数年前截然不同,在于“区域化”——主流制造商正分别为中国、欧洲、北美等不同市场开发定制化产品。但这对兰博基尼而言并非必然选择。我们的品牌使命是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产品,让消费者都渴望拥有100%纯正意式杰作。而追求原版精髓就意味着选择纯粹的"意大利制造"。
奢侈品承载着历史底蕴与地域根基。在持续创新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超越汽车销售本身的格局——当客户成为兰博基尼大家庭的一员,包括经销商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就要开启第二层面:通过精心策划的系列活动,让志趣相投的车主们相聚相识,在共同体验中深化情感联结。
在技术与性能层面,如今电动车在加速和极速上超越内燃机车型已非难事。但这种现象并非今日独有——早在10年、15年甚至更早前,那些通过大涡轮增压等技术强化的车型也曾实现过类似突破。但这从未构成超级跑车的生存危机,因为超级跑车的价值从不局限于加速与极速。真正的核心在于精准的操控反馈、直接的驾驶体验、独特的引擎声浪和机械反馈——这些承载机械美学的特质,依然是当代消费者(不仅是我的同龄人,更包括年轻一代)心中真正的渴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中国市场拥有全球最年轻的客户群体,平均年龄集中在32至35岁。不仅如此,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女性车主占比显著提升——根据不同车型,女性消费者比例已达到12%至25%。这两个特征对品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汽车本质是交通工具,但兰博基尼(以及少数同类品牌)承载着远超功能属性的情感价值。真正的挑战在于将技术创新与品牌传承、历史积淀和情感共鸣完美融合。若无法把握这个精髓,即便造出技术最先进的车型,也难以赢得市场青睐——这正是超级跑车最复杂的底层逻辑。
Q4. 如今的中国市场环境与十年前已经不同,客户的期待和消费模式也在升级。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兰博基尼在挖掘中国客户潜力方面会有哪些新的思路?
回顾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长期以来由轿车主导——黑色豪华轿车和内燃机构成了当年的典型图景,这种格局直到近些年才被打破。疫情之后的市场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品牌与电动化战略、软件定义车辆技术的结合,形成了全球未曾预见的力量——这种模式正主导着当前市场格局。
中国市场正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优势。如今车身形态呈现高度多元化,比如SUV车型广受欢迎,高底盘设计带来优越视野的车型层出不穷。中国的市场特征巩固了其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地位,并更大幅提升了外资品牌的竞争难度。
我们所在的细分市场向来十分小众。若论及超豪华车领域,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注重性能的车型,另一类则是更侧重舒适、适合由司机驾驶的汽车。而且,市场迭代的方向始终更倾向于“司机驾驶”的车型,也就是说更偏向舒适型汽车。由于城市路况拥堵且高速驾驶机会有限,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因此,当我们首次推出Urus这样满足日常使用场景的车型时,它确实成为了一个“变局者”,不仅成功开拓了全新细分市场,更为我们的销量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过去三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整体市场持续收缩,这对我们所在细分市场的规模造成冲击。需要认识到,虽然中国仍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但增长主要来自入门级车型,超豪华车市场反而在收缩。不过,中国超豪华车市场规模从未位居全球榜首,这种特性反而让我们在此次调整中受影响相对有限,这在当前环境下成为了我们的优势。我们相信市场终将回暖,尽管复苏可能不会在今明两年立即到来。
Q5. 随着Temerario上市,之前暂别中国的兰博基尼Super Trofeo超级挑战赛版本车型,未来会否重返或以新形式回归?
Temerario作为Huracán的继任者,其GT3赛车版本已于今年七月正式发布,并将自2026年起投身全球赛事。
今年年底,我们还将发布Temerario的Super Trofeo超级挑战赛版本车型,该车型将于2027年正式投入比赛。我们希望将它带到兰博基尼Super Trofeo超级挑战赛的比赛上,尤其是上海分站赛,这意味着我们所有维度的品牌体验,包括赛车运动,都在中国市场全面进行。
Q6. 兰博基尼正式开启中国业务已经20年,一些早期产品如Diablo也在国内也有留存,它们已经接近或达到30年车龄经典车的年限。而近些年,兰博基尼也在中国市场推出Opera Unica这样的专属定制作品,对于希望长期收藏兰博基尼的车主,在客户服务方面我们有哪些规划?兰博基尼的经典车部门Polo Storico的相关业务是否会进入中国?
保持品牌历史的生命力至关重要。要让历史鲜活传承,不仅需要精心维护这些承载故事的经典车型,更需要培育能够欣赏并驾驭它们的客户群体。这始终是我最推崇的传承方式。目前我们最大规模的收藏家群体位于美国,而全球最大的个人收藏家则来自瑞士。
我们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拓展Polo Storico经典车修复项目,不仅致力于提供专业的经典车修复服务,更致力于建立权威的认证体系。就中国的收藏家市场而言,香港地区就汇聚了大量经典车爱好者,我们在当地也定期举办相关品牌活动。
中国内地市场的经典车保有量不是很庞大,我们今天在现场就展示了一部分车型。不过香港地区是经典车文化的重要枢纽之一,我们已通过Polo Storico经典车修复中心在当地开展经典车修复等专业服务。对于所有经典车车主,我们均提供官方认证服务。获得原厂认证至关重要——正如我们在全球其他市场观察到的规律,这不仅是车辆身份的确认,更是保障藏品价值持续升值的核心要素。
总而言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随着市场日益成熟,尤其是超豪华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将会有更多经典车型自然流入中国市场。
Q7. 您曾提到“用户买的不仅是车,更是梦想”。在入华20周年之际,兰博基尼如何通过品牌活动(如Giro China巡游、赛道体验)强化与中国客户的情感共鸣?如何理解“稀缺性”在超豪华品牌中的重要性?
稀缺性意味着要在新车交付周期与二手车保值率之间取得平衡。这种平衡极具挑战——尤其在市场下行期更显艰难,但这就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准则。
等待提车的周期越长,二手车的保值率就越高。关于品牌活动,正如我之前所说,购买兰博基尼不仅是拥有座驾,更是加入志趣相投的社群。正如您提到的Esperienza Giro China中国巡游等体验,以及为Urus车主打造的专属活动——比如今年首次引入中国的Esperienza Terra驭境臻逸之旅。这些是我们的品牌体验活动。
又如今晚这场庆祝入华20周年的活动,正是为了全方位诠释兰博基尼的品牌精髓。我们邀请嘉宾亲临现场,让他们零距离接触品牌、与我们直接对话,并就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流。这一切旨在构建超越车辆的社群生态——客户通过受邀参与各类活动实现深度联结。正如我们之前讨论的,无论是赛道日活动、像今天这样的庆典活动、Giro巡游,还是探访意大利圣亚加塔·波隆尼工厂,所有您能想到的或者参与到的体验都至关重要。这些体验正变得愈发珍贵,因为其核心价值在于——它们都是金钱无法衡量的专属礼遇。
Q8. 进入中国市场20周年之际,在这一里程碑时刻,兰博基尼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有怎样的规划重点?
我们已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吸引力。在超豪华汽车领域,我们拥有最年轻的客户结构——许多车主年龄仅二十多岁。在今晚的活动现场您将看到很多年轻客户。
中国市场确实具有高度复杂性。税率也限制了潜在的市场规模。
我们正持续密切关注全球各大趋势动向。虽然这项工作充满挑战,但却是必须坚持的正确路径。关键在于选择最适合兰博基尼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追随潮流,而要在全面洞察中精准识别真正重要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必须始终回归兰博基尼的品牌本质。
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核心的准则:品牌需要持续进化,但必须清醒认知哪些是永不改变的基因。虽然难以预判未来的具体变革方向,但我们始终在持续探寻最优解决方案的道路上不断求索。
正如我所说,鉴于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人口基数大,作为品牌方要实现全面触达,必须深耕内容价值。这不仅需要我们的合作伙伴、经销商伙伴的协同发力,更离不开您这样的专业媒体——您的传播是我们品牌叙事的“放大镜”,可以精准传递兰博基尼设计与性能基因的核心价值。
显然,这将始终是个小众市场,其表现也与经济走势紧密关联——正如我们当下所见,品牌无法独立于经济周期存在。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审慎行事,始终将供应量控制在需求水平之下,以此维系珍贵的稀缺性——这正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再说到我们的车型,其获得的赞誉不仅来自车主群体。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大量年轻粉丝,他们的反馈也成为检验我们方向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尺。当年轻一代纷纷为之点赞时,就意味着我们真正赢得了未来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