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原创 9月16日,AUDI品牌宣布奥迪E5 Sportback迎来正式上市,上市后30分钟上汽奥迪官宣,订单已斩获10153台。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23.59-31.99万元,并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9月17日,关于奥迪 E5 Sportback上市媒体沟通会在深圳举行。受访领导如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海龙;奥迪·上汽合作项目 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施鹏泽(Stefan Poetzl);上汽奥迪营销事业副总经理谢施奇,四位领导出席,就车型订单、品牌理念、产品价值、渠道服务等核心问题与媒体深入交流,以下为沟通会实录。
Q1:昨天公布了半个小时的订单量,过了一晚,我想了解一下目前订单数字有没有变化,是否达到各位领导的预期?
沟通会伊始,媒体率先关注订单动态。陶海龙介绍,上市发布会后半小时,奥迪 E5 Sportback 订单便突破 10153 台,远超预期,目前团队正全力加速生产与交付,确保用户尽快提车。从订单结构看,两大特点尤为突出:一是quattro 车型占比超 50% ,先锋 quattro 型与旗舰 quattro 型成为用户热门选择;二是晨曦紫车色人气高涨,预售选择率达 35%。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陶海龙
与此同时,车型终端布局同步推进:展车与试驾车辆已陆续抵达各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培训人员与营销团队也已全面就位。陶海龙透露,预售曲线呈持续上升趋势,且转化效率显著 —— 只要潜在客户通过 AUDI 奥迪管家深入了解产品,转化率普遍较高,个别门店甚至达到 30%,这充分印证了 E5 Sportback 的产品力与豪华品牌的吸引力。
Q2:大家都在谈美美与共,请问对合资品牌来讲,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复制了“美美与共”的路径大家都能取得成功?
针对 “合资品牌复制‘美美与共’路径能否成功” 的提问,宋斐明直言,“美美与共” 理念看似简单,落地却极具挑战。其核心在于稀缺性 —— 并非所有企业都拥有奥迪近 120 年的品牌积淀,以及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长达 40 年的深度协作经验,而双方正是基于高度了解,才得以携手探索新路径。他强调,团队始终秉持 “开拓者精神”:40 年前奥迪以先锋姿态进入中国,如今,我们要迈出下一步,开辟全新的发展道路。因此,我相信订单会随之而来。当然,我们清楚自己具备独特的优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持续发力,不断夯实并扩大这一优势。
奥迪·上汽合作项目 CEO 宋斐明(Fermín Soneira)
陶海龙进一步补充,“美美与共” 的核心是 “共同向好”,但它并非成功的 “充分必要条件”,互信与合作只是基本前提。多年来双方积累的合作经验、交流历史,以及持续的沟通协作,都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挑战,如何突破和解决这些问题,同样需要前提条件,那就要有改革的勇气和决心,有直面现实并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此外,还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尤其在中国市场,技术和需求的变化由本土驱动,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认清这些变化,并务实地寻找解决方案。
能否真正“躬身入局”,是衡量能否合作成功的关键前提。这是我对“美美与共”的理解,相信Fermín(宋斐明)先生也是如此认为,我们的交流至关重要。
Q3:在中国市场推出E5 Sportback这款新车,对奥迪或上汽奥迪来说意味着什么?另外,中国市场为什么需要这样一款纯电车型?奥迪或上汽奥迪究竟洞察到了什么样的需求?
宋斐明: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品牌?为什么是 AUDI?为什么是 E5 Sportback?昨天在上市发布会开场介绍中,我也解答了这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坚信自己有机会提供目前市面上其他品牌所没有的产品。
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能够真正融合德系工程的积淀——奥迪这样的品牌所积淀的丰富底蕴,包括卓越的驾驶动态性能、精致的内饰设计,还有出色的声学效果和整车工程技艺。同时,我们还融入了人工智能助手、全景辅助驾驶系统、全方位互联功能,以及电动汽车技术。
这样的组合,是独一无二的。虽然市场上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品牌,但目前只有奥迪能够将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融合。我们会让双方合作伙伴和股东都看到,这确实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它。这也是我们启动这个项目,并将其命名为AUDI的关键原因。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依然是奥迪。它有新的字母标志,但核心价值不变。我们是在传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打造这个新品牌,充分融入了我们的全部技术专长。
陶海龙:对上汽奥迪而言,这款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豪华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在新能源时代,确实遇到了挑战,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但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豪华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转型的路径。昨天的发布会大家已经清晰地感受到,这款车是我们战略转型的重要起点。同时,它也考验着双方的合作能力,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美美与共”的实践,双方战略合作的真正落地。一方面,我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同时我们也相信“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智能化带来的超级体验,是当下“豪华”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真正的豪华,还应叠加德系的精工制造、底盘调校、安全技术,以及大厂的品质保障,比如奥迪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供应商体系。这些综合起来,才是我们说中国市场需要这样一款车的根本原因。
昨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何必取舍”,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消费者必须在智能和豪华之间做选择?我们相信,智能与豪华本就不应取舍,这才是这款车的意义所在。
Q4:我除了关心交付,后续的渠道布局和服务体系也很重要。上汽奥迪和之前的合资品牌不太一样,我们想知道,在当前很多豪华品牌都在收缩渠道的情况下,上汽奥迪如何布局后续的整个渠道网络?
施鹏泽:在渠道网络方面,我们确实有重大更新消息要跟大家分享。首先,我们的网络扩张速度极快。仅今年一年,我们就开设了超过90家全功能用户中心,到今年年底前,这个数字将突破 240 家,覆盖全国100多个城市。上汽奥迪应该是目前唯一还在扩展门店的合资豪华品牌。
上汽奥迪营销事业总经理 施鹏泽(Stefan Poetzl)
另外,我们的网络拓展是与销售及售后服务同步增长的。在过去6到8周里,我们对所有现有展厅进行了升级,融入了全新的AUDI品牌元素,让展厅更具科技感、未来感、时尚感。此外,奥迪的理念是,我们希望在销售以及售后体验中,与用户建立更紧密、更具情感的联系。因为在这个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里,我们认为,当用户亲身体验我们的品牌时,能获得一段让他们铭记于心的情感体验变得愈发重要。
因此,在销售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些令人难忘且值得分享的“纪念瞬间”。比如,在为用户挑选车内香氛时,我们会营造一个非常特别的体验环节;在二次交车,即用户已经拿到车的那一刻,我们也会精心设计交付。为了实现这些,我们还在经销商处招募了特别的“AUDI专家”,让他们来打造这些特殊时刻,将新AUDI品牌的这种精神以及个性化的情感链接带给我们的用户。
谢施奇:正如Stefan(施鹏泽)先生所说,目前在传统豪华品牌中,我们是唯一一个在迅速扩张门店的。E5 Sportback发布后,越来越多投资人看到了产品的潜力和希望。
上汽奥迪营销事业副总经理 谢施奇
我们希望以更好的服务,与用户建立更深入的沟通。除了门店的快速扩张,我们也在加强整个经销商销售流程的管理,以及销售人员的梯队建设,力求让服务体系配得上这款优秀的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从流程的规范管理,到客户信息的反馈与跟进,持续优化服务体系。通过更多网点和更扎实的落地体验,服务好每一位青睐我们产品的用户。这是我们正在做的,未来还会持续强化。
Q5:刚才陶总提到“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从成功角度来看,中德双方对这款车的期望是怎样的?在第一个产品销售年度,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才算在中国市场上立足了?
谢施奇:昨天发布会上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表达:我们要充分学习并融入中国新能源市场,尽快、并终将成为新能源市场中至关重要的存在。
销量固然会受到市场整体起伏的影响,但我们的目标是:要在B级豪华轿跑或轿车市场进入Top 3。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细分市场真正有一席之地,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目标。
Q6:昨天看到了车的定价,请问一下这个定价背后的逻辑,锚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这个价位看不到同样的产品,基本上没有同样的竞争对手,市场定价考虑哪些竞品?
宋斐明:我们经常说这款车市面上并没有直接的竞品,这款车市场定位非常独特:我们结合了德系豪华基因和中国的智能技术,在市面上没有这样独特的产品。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这样一个价位上,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看到有很多不同的品牌,都在这个价位区间有这样的车型,还有一些品牌定价更低。但我相信用户只要试驾了这款车就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极致驾驶体验和它所传承的德系汽车工艺。所以我认为,价格不会成为阻碍用户下单的因素,车本身的品质、可靠性和品牌力都会成为吸引大家的点。
Q7:中国用户选择品牌或者选择车型,肯定会看品牌整体产品布局怎么样的,这样会极大增加信心,AUDI接下来会推出什么样的车型,这些车型一起组成的AUDI品牌形象是什么样的?
宋斐明:我们扎根中国市场,这样的合资模式下,我们有长期的市场策略。未来两年,AUDI 品牌将持续推出两款全新产品,进一步丰富奥迪的电动化产品矩阵。目前下一款新品已进入最终准备阶段,很快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请大家保持关注。
Q8:上市价和预售价相比没有下调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此次上市提供了超长五年期的贷款,包括零首付,包括两年内的免息,在奥迪以前的新车上市很少见的,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
谢施奇:这次产品整个的品质体验非常好,在预售的时候我们就没有玩虚的,直接一步到位,不耽误用户的时间,预售的状态和市场反响是很好的。对豪华新能源来讲,最重要的是让客户体验到产品本身的价值。当然,对首次进入到中国市场,推出这款纯电智能产品,我们也给到了非常有诚意的权益,像10,000元保险现金礼遇、5年超长贷,都是希望为将有先锋用户的购车门槛降到最低,在保持这台车本身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Q9:请问奥迪 E5 Sportback的目标受众是谁,用户画像是什么?
谢施奇:我们瞄准了中国新一代先锋人群,他们具备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跟风,他们前瞻新锐、果敢自信,勇于彰显本色。
从我们的造型设计和核心产品亮点可以看出,有一部分客户既希望保留奥迪原汁原味的设计传承,又期待融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元素。这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人群之一。
另一部分客户则希望拥有国内第一梯队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同时也非常看重驾驶本身的质感,无论是四驱系统带来的极致稳定,还是加速性能带来的运动体验,更重要的是,行车安全也要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希望两者兼得,不愿在科技与驾驶感受之间做妥协。
此外,我们还拥有全球统一的大厂品质,很多用户既追求前瞻、新锐的科技交互体验,又不愿意牺牲售后服务和品质保障。这反映出他们在选择过程中有着非常理性和独特的思考。
这些用户需求的综合,就构成了我们当前主要的用户画像。
宋斐明:我还想强调一点,其实我们整个奥迪品牌都是非常值得信任的,无论是四环品牌,还是AUDI品牌,都能给到用户一样的感觉。此外,我还想补充不管是AUDI还是四环,我们并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互补的,所以我们的目标受众也是不同的。
Q10: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奥迪 E5 Sportback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陶海龙:如果一定只能说一个点,那就是quattro。E5 Sportback了搭载专为电动时代升级的quattro系统,响应迅捷、操控精准,无论是在弯道或复杂路况中,都展现出极致的车身稳定和驾驶参与感。其实,操稳对于电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难调校的,可以说,奥迪 E5 Sportback延续了奥迪的驾控灵魂,可以说是电动车操控的天花板。
施鹏泽:这款车吸引我的是设计,我们只做原创设计,拒绝抄袭。好的外观设计,它要能第一眼吸引你的眼球,这个很多都能做到,但同时这种惊艳必须是长久的。也就是说,几个月或者一段时间以后,你依旧会觉得它很美。它的宽体设计,流畅车身线条,具有包豪斯风格的干净内饰设计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相信消费者会被它的美所吸引。
宋斐明:首先是驾驶动态。我在大众集团已经有 27年的工作经验,最初是作为奥迪底盘研发工程师开启我的职业生涯的。得幸于工作关系,我试驾过很多不同车型,可以说在动态操控方面,奥迪E5 Sportback是我的最爱。今年年初,我和团队在中国黑河和欧洲瑞典的测试了这款车,可以说成果非常惊艳。我希望你们有机会可以体验这辆车,它是动力非常强劲的一款车型,驾驶质感非常奥迪。
另外,作为欧洲人在中国,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在上海驾驶E5体验了一段时间,它的驾驶辅助系统非常高效敏捷且安全,这给我的家人和朋友也都印象深刻。它非常智能,
只要你开启导航,输入目的地,剩下的它都可以自己完成。纯粹的驾控和中国前瞻的智能技术的结合,为这辆车带来了绝佳的驾驭体验。
谢施奇: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对交互的要求非常高,一般的智能交互打动不了我们,但这台车智能交互可以。它的智能交互非常丝滑,无论是奥迪助手的顺畅程度,语音、盲车的程度,以及大屏背后支撑的AUDI OS系统,都非常符合我们日常对电子产品基本的交互智能体验需求。目前在所有新能源产品里,能够达到这种交互水平的,凤毛麟角。这台车这种智能交互水平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一个。
Q11:第一个问题是关于quattro的。昨天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对这款车的电动四驱系统非常好奇,想了解它和传统的quattro,以及其他品牌的四驱系统相比,有什么样的区别?
第二个问题,昨天发布会后很快公布了销量,这个数字确实令人振奋。我想了解一下,在超过1万台的订单中,四个配置版本的销量分别占了怎样的比例?大家更多集中在哪个配置上?
施鹏泽:我先快速讲第一点。为了彻底说清quattro为何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系统。我把它拆解成三个要素来讲:
第一点,我们拥有坚固的底盘部件,包括动力传动系统和电子设备。所采用的部件均为顶级水准:采埃孚CDC可变阻尼减震系统、德国大陆空气悬挂、博世渐进式转向系统,以及Brembo四活塞高性能卡钳,百公里刹停距离仅32.8米,同级领先。我们还不惜成本,配备了同级最宽的285mm倍耐力P ZERO奥迪R0级定制后胎,这正是我们对操控、稳定与安全的坚持。这些部件与quattro四驱系统协同工作,可在10毫秒内检测路况,快速响应并完成四轮扭矩分配——这是坚实的基础。
还有一个小误解需要澄清:有人认为quattro系统只适合赛车手或漂移爱好者,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开发quattro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每一位用户在日常驾驶中的操控性与安全性。因此,我们的调校工程师会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校。车辆从起步就稳如磐石,随后我们再谨慎地引入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当遇到突发状况,比如进弯时路面湿滑,或对弯道角度判断略有偏差,即便驾驶者不是专业司机,也能轻松应对。而如果是其他车辆,可能会出现严重转向不足、车尾甩出,或电子系统频繁介入的情况。我们的车则能更从容地处理这些挑战。quattro系统面向所有人,且依托这些顶级硬件打造。
我们总是拿米其林三星餐厅的主厨烹饪来打比方,就像米其林餐厅的主厨一样,奥迪工程师用最优质的”原料”和丰富的经验,将奥迪的基因融入”配方”中,将我们的 E5 Sportback 打造成一道精湛的“佳肴”。
除此之外,还有驾驶乐趣。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试驾视频,驾驶者能轻松完成漂移动作,充分释放车辆性能。我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也看到对比,我们的车在赛道上的操控表现已达到行业标杆水准。昨天发布会上提到的麋鹿测试,即紧急避障测试,我们的车辆能以极高速度通过,这一成绩只有超级跑车才能媲美。因此,quattro系统的核心,始终是提升驾驶的安全性、操控性与乐趣。
宋斐明:quattro技术诞生已有45年,从诞生至今经历了多次升级。它完美契合我们品牌“毫不妥协”的精神。搭载quattro,不仅能保障行驶安全,同时也能带来纯粹的驾驶乐趣。
在英戈尔施塔特,我们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也有许多像我一样专注于每个细节的工程师。经过整整4年的调校,我们成功将机械时代quattro系统的核心精髓,融入到如今的电子化时代。这不仅确保了电动车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操控,即便没有电子稳定系统介入,车身依然保持平稳;在此基础上,更保留了奥迪一贯的驾驶乐趣。即便在极端驾驶条件下,系统也能提前预判,保障驾驶者安全。
而要实现这样的操控表现,我们必须在每一个关键部件上精益求精。同时,还要在各种路况下进行大量测试,包括干燥路面、湿滑路面等,最终才达成如今的性能表现。
谢施奇:我补充一下目前客户对quattro的选择情况。从所有预售数据来看,超过50%、甚至接近60%的客户选择了quattro版本(先锋 quattro 型和旗舰 quattro 型)。这充分说明,quattro已成为用户眼中非常突出的核心亮点之一。用户在实际试驾体验后,也普遍认可其功能表现。
Q12:我注意到奥迪 E5 Sportback的开发周期很短,大概只有24个月,对豪华品牌来说这个速度很快。但是我也了解到作为奥迪旗下的产品,奥迪对它的安全以及品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是奥迪的品牌的本色。我想了解一下,如何在保持高标准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如此快速的研发周期?
宋斐明:其实在项目初期我们不确定能否做到,但是我们做到了,并且在质量和安全方面都做到了最高标准。
首先是共同的理念,中德双方在质量和安全方面都严格遵循奥迪全球统一标准,这也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上汽的优势。就像陶总是质量方面的专家,他在产品品质方面绝不妥协。上汽奥迪的制造基地有生产奥迪车型的经验积累,我们也并不是从0开始构建我们在中国的生产能力。
其次,对我们来说,另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我们双方团队位于两个不同是时区,一个团队在德国,一个团队在中国。负责车辆设计的团队在德国,他们把完成的数据传输给上海的工程团队,上海的团队收到后会进行接力,给到反馈,德国团队第二天上班时就能收到反馈,进行调整。车辆的测试,安全、加速等,也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我们在欧洲和中国同步进行安全和其他性能的测试,来确保达到最高标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和困难,都必须要解决,在安全和品质方面绝不妥协。
Q13:此前中德汽车产业从未像今天这样的深度融合,在打造奥迪E5 Sportback的过程中,中德的工程师具体怎么分工的,在分工中又是怎么合作的?
陶海龙:首先,在这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中德双方工程师一起工作。第二,我们秉持要把这辆车打造成奥迪豪华新能源车的目标,其中很重要一点是我们要把“什么是奥迪”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要在它的骨骼上把它的“灵”和“肉”要打造出来。如果一定要说具体的分工,中德双方团队的设计师与工程师紧密协作,不断突破创新边界。德方团队依托深厚的品牌积淀,更多地主导造型的最终定义和操控质感的精细调校,确保奥迪纯粹的豪华基因得以传承;而中方团队则深度融入本土智慧,将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及智能互联领域的领先经验,应用于产品的智能化体验塑造中。双方之间分工明确又紧密协作,否则不会在24个月就打造出如此的杰作。
宋斐明:确实,这款车的开发时间大幅缩减。我觉得您说得对,这款新车型的上市,标志着奥迪与上汽的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1988年,奥迪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品牌。过去这些年,奥迪作为“先锋者”有了很大的变化,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们来说,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开启“美美与共”的全新合作模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顺便可以说一下,尽管我们是一个非常和谐的团队,我们团队内部也会有思想的碰撞,当我们有不同的观点时,大家都秉持共同解决问题的理念,很快就能够达成共识,继续向前推进。
Q14:我来之前北京走访了经销商,他们接收到订单的情况,跟昨天公布前30分钟的数量与我的调研是相符的,首先恭喜这款车取得的成绩。很多人会说这个车是跟智己有点相关,有点套壳套娃的意思,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样的回应?另外一个问题,当打造字母标品牌的时候,是在明确“灵与肉”,打造品牌灵魂的时候,奥迪字母标与四环,在品牌定义和价格区间上怎么样分配的,就是打造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边界?
宋斐明:我们基于上汽集团平台共同开发技术,这并不是什么秘密,但奥迪基于此做了大量努力,双方共同打造了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奥迪在共享平台方面也有很多先例,比如我们与大众品牌共享MEB、MQB等平台,我们与保时捷共享PPE平台,生产电动Macan和奥迪的Q6 e-tron这两款车,相信消费者不会觉得电动Macan就是Q6 e-tron,这种对等不存在的,所以对奥迪E5 Sportback来说也是一样的。虽然平台一样,但原料不一样,车型自然不同,就像米其林餐厅的主厨一样,奥迪工程师用最优质的”原料”和丰富的经验,将奥迪的基因融入”配方”中,将我们的E5 Sportback 打造成一道精湛的“佳肴”。
两个品牌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受众也不一样,AUDI品牌与四环品牌的受众群体互补。AUDI品牌的受众是年轻用户,这里说的年轻不仅是年龄上的年轻,而是一种年轻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陶海龙:在发展快速和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奥迪的新能源,甚至引领着新能源智能化的发展。只有躬身入局,在中国找到解决方案才有机会,这是我个人的理解,我相信也会成为行业共识。奥迪前瞻性的先走了这一步,“突破科技·启迪未来”,这是奥迪的品牌基因,能够指导品牌在关键的时候能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