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利控股集团发布产销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集团累计销量295.3万辆,同比增长29%;其中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销量达217万辆,同比增长46%,新能源(包括吉利银河、领克、极氪)总销量116.8万辆,同比增长114%。
具体到各个品牌,吉利银河的增长最为亮眼,前三季度销量87.5万辆,同比增长206%。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表示,吉利银河今年会提前实现年销百万辆的目标,成为中国最快完成年销百万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
自去年8月银河E5上市以来,吉利银河的新品几乎款款热销。目前银河品牌在售的车型总共11款,其中有6款车型做到了月销过万。
在这些爆款中,还有一个现象级大爆款——吉利星愿。这款A0级纯电小车9月销量超过5万,1-9月累计交付量超过35万辆,是不用加任何定语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让各路友商眼红。而为了应对埃安UT、极狐T1、全新MG4等虎视眈眈的对手,10月10日吉利星愿迎来一次升级,整体策略是加配不加价,对为数不多的产品薄弱点进行了补强。
在银河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1-9月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53.8%,其中9月单月更是达到了60.5%,转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款车型的成功或许会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一个品牌能把一半多的产品都做成爆款,依靠的一定是体系的能量。
吉利在三电系统、整车架构以及智能化、AI领域的全面布局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刻,并且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撑起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AO级小车市场急速扩容
不到10万块的AO级小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低质、低价的代表,用户的心态通常是:“预算就这么点,凑合用得了?”
吉利星愿的出现改变了这个逻辑,他让AO级小车在空间、操控以及智能化方面都不存在明显短板。用户用起来不会觉得某一方面特别凑合,而是觉得哪哪儿都还不错。
空间方面,得益于GEA架构极致的空间利用效率,吉利星愿的实际乘坐空间甚至比普通的A级轿车都要出色,此外还有70L的前备箱空间。
做到这种空间利用率需要一些真功夫,比如说11合1智能电驱系统,将驱动电机、减速器、高压配电箱等11个部件整合压缩到仅仅66L的空间之中,不仅实现了超过90%电驱综合效率,还给空间布局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驱动上,星愿采用后置后驱的布局,同时还用上了同级非常少见的多连杆独立后悬架,相比同级常见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多连杆后悬在舒适合操控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最后在智能化方面,吉利星愿全系标配了Flyme AUTO车机系统,在UI设计、运行流畅度以及生态丰富程度等方面,也是同级领先的存在。
2026款吉利心愿加配不加价
吉利星愿各方面都非常均衡的表现,颠覆了AO小车市场“凑合凑合得了”的选车逻辑,使它成为了现象级爆款,也成为了友商们对标的锚点。
在星愿之后上市的埃安UT、极狐T1、MG4、五菱缤果S等车型都把星愿当成了目标竞品,在某些参数上还做到了比星愿更领先。比如,五菱缤果S,用相似的价格提供了更长的续航;MG4和OPPO联手,让手车互联打破了品牌的限制。
但让人意外的是,激烈的追逐战目前并没有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而是让整个AO级细分市场快速扩张。
乘联会数据显示,过去8个月,这一细分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接近100%,成为新能源车里增长最猛的细分品类。
当然,市场容量总有上限,随着竞品的不断增加,星愿守住单一车型销冠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下一个5年,吉利押宝AI
如前所述,吉利银河除了星愿这个现象级大爆款,还有很多“普通的爆款”。9月份,银河E5、星舰7、星耀8、银河A7等车型也都做到了月销过万。
这些车型给人的一个共同感受是“物超所值”。而业内有一个几乎是共性的认识:银河之所以给人这种感受,是因为他们找了比亚迪当“锚点”,也就是所谓的“摸着比亚迪”过河。
但事实上用这种策略的品牌其实不止一个,为什么只有银河取得了这么令人瞩目的成功?
作为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李书福过去这些年通过不断的并购、投资补齐了很多吉利原本薄弱或者不具备的能力。
最近几年,李书福将投资的眼光瞄准了智能化和AI,包括成立亿咖通、收购魅族、成立千里智驾科技、建立星睿智算中心以及建设低轨卫星网络等。
2022年李书福(左三)出席投资魅族签约仪式
这其中有很多的投入都已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比如魅族Flyme auto系统的应用,一举扭转了吉利在智能化领域的口碑,并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模效应。
千里智驾科技,整合了过去吉利体系分散的智驾研发体系,同样做到了能力和成本的双重跃迁,让吉利有能量把城市辅助驾驶下放到15万级别的车型上。
另外,围绕着算力、算法、数据着三大AI关键要素,吉利在过去几年也进行了大手笔的投入。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目前已经拥有23.5EFLOPS的算力,在全球汽车企业中仅次于特斯拉。算法上,吉利拥有星睿AI大模型体系,包含了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数字孪生大模型3大基础模型,同时还联合阶跃星辰发布了Step系列多模态大模型。
目前行业对AI的应用大多停留在智舱和智驾层面,而吉利已经将AI深入应用到了动力域和底盘域。
今年6月,吉利发布了基于AI场景引擎的动力域智能体——星睿AI云动力,它可以让混动系统依据不同的场景和工况智能调整动力输出模式,达到最佳能耗效果。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超过5.2米的银河M9,馈电油耗可以控制到5L以内。
在底盘域,GVM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能把动力的扭矩输出、悬架系统的主动控制、转向和制动系统的控制等,通过AI进行实时调整,打破舒适和操控不可兼得的传统。
下一步吉利计划将AI能力运用到安全域和健康域。据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李传海介绍,吉利目前正在做下一个5年战略规划,AI会是重中之重,是构建护城河的关键。
当然不只是吉利,整个行业都在强调AI的重要性,表态要ALL in AI 的车企高管大有人在,只不过说到和做到之间,有一道执行的鸿沟。
未来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从华为、字节等供应商那里得到AI赋能,而吉利不愿意成为其中之一。
写在最后
今年上半年,吉利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占有率约为11.44%排名第二,但是其与第一名的差距已经从去年的落后27个百分点,缩小到了落后18个百分点。
吉利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这个差距会在明年进一步缩小甚至反超。
但放眼全球市场,吉利汽车在海外的表现要差很多。根据吉利控股集团上半年财报,吉利汽车的出口量为18.4万辆,同比下滑8%,而同期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长率是10.4%。
另外,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燃油车仍然是主力,占比约78.3%,新能源出口量约4万辆。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销量达到了47.2万辆,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
据悉,吉利已经将海外发展列入集团优先级的大战略项目上,成立五大海外区,在中后台形成全部资源的统一调度,要强化海外售后服务管理,目标是实现下半年比上半年环比增长30%以上。
国内市场还有硬仗要打,要提升毛利率,海外市场一定要抓起来,只有内外两开花,吉利才有可能重新回到自主一哥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