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汽车产经网> 正文

从总裁开始,向华为学习

荣威M7 DMH是一台非常适合三口之家的轿车,这是笔者看完实车之后的第一感受。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笔者今年做了新手奶爸。小朋友必须在后排坐安全座椅,妈妈也要去后面陪着,然后副驾驶就空了。 

虽然前后排并不是两个完全隔绝的空间,但还是感觉她们离得远,在两个空间里。 

荣威M7的解决方案是,把前排折叠变成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腿托,配合着后排的座椅角度调节,整出了个“全景大躺椅”,行驶过程中也能用。 

这样一来两个空间变成了一个,感觉一家人又“在一起了”。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里有小朋友的家长一定能明白。 

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介绍荣威M7“无界”空间 

实话说,荣威M7的这个“全景躺椅”不涉及什么技术难度,成本也不高,他们甚至都没有用零重力座椅。 

不过重要的是,他们想到了这种场景,而且在发布会上把这种场景描绘得很生动。这是荣威乃至整个上汽自主品牌过去不具备的能力。

在和华为的合作中,上汽正在试图培养这种能力。上汽原本就不弱的技术与制造功底和这种能力的结合,是他们打一场翻身仗的关键。 

NO.1

[像银河一样,杀向比亚迪腹地]

作为中国最早的网红汽车品牌,荣威兜兜转转折腾多年之后,想明白了一件事情:为中国最广大的家庭用户造车。 

如俞经民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 所说:“主流家用车是最红的一片海。”不过机会也不是完全没有,吉利银河就在这两年异军突起,从大魔王比亚迪手里分走了一杯羹。 

银河品牌的成功必然有非常复杂的原因,但呈现在表面上的观感又很简单,那就是用比比亚迪更低一点或者差不多的价格,给更多一点的配置。 

现在市场上有了两个大魔王,荣威要想有点成绩,那就得放更多的血。这就是主流家用车市场的残酷,性价比永远是第一优先级,你得有家底,还得有几把刷子,否则只能沦为炮灰。

而荣威M7 DMH确实亮出了几把刷子。同样都是8万多的售价,比亚迪秦LDM-i和银河A7只能给几十公里的纯电续航,而荣威M7全系都是160KM纯电续航,比两位前辈的顶配车型还要长。 

除了舍得下料,荣威其实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最早研究混动的玩家之一。其DMH混动系统具备很高的集成度,能够做到综合续航2000KM,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到3L,单从技术角度并不比任何对手差。但就像俞经民说的,荣威这两年销量不太行,技术有点被埋没了。 

荣威M7的第二把刷子是,他们把mCDC电磁悬挂给做到了10万级别。这套悬挂系统可以对路面进行预瞄,动态调整悬挂的软硬程度,兼顾舒适和操控,最多每秒可以完成200次阻尼调整。 

这个配置在20万级的车里已经很常见了,但放到10万级还是非常有杀伤力,目前只此一家,预计友商们跟进的速度会很快。 

荣威M7采用了全新的明珠设计语言 

最后聊一聊荣威的设计,荣威M7采用了最新的“明珠”设计语言。这套设计语言出自国际大师卡班之手,他是布加迪威龙的首席设计师,在奥迪、宝马、劳斯莱斯等品牌担任过设计总监,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 

初次见到卡班大师设计的“明珠”概念车的时候,觉得非常张扬,大面积劳斯莱斯式的直瀑格栅看上去很显贵气,但要车本身的体量感足够才能撑起来气场,否则就会有点东施效颦的感觉。 

不过当这套设计语言真正落在了荣威M7上之后,那种张扬的感觉没有太强烈,一眼看过去说不上太惊艳,但是足够大气稳重,属于经久耐看型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荣威有了独特的、高辨识度的设计语言,这对于品牌的认知和传承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设计高度同质化的当下,更需要对原创的坚持。“你让卡班大师去抄袭,那不如杀了他。”俞经民说道。 

事实上,无论是三电还是智能化体验,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供应链的成熟,在10万左右的家庭用车上各个玩家之间基本不存在技术代差。造型和设计更有机会拉开差距,这也是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开始放弃统一的封闭式前脸的原因。 

NO.2

[上汽向华为学到了什么?]

以上汽的技术积累和体系能力,造出一辆工程意义上物美价廉的好车对荣威来说并不困难,他们真正需要补的课在其他地方。 

“多年的合资文化让上汽失去了产品定义、发现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上汽总裁贾健旭曾经表示。为了补齐这些能力,贾健旭动用了所有的关系,促成了和华为的合作。 

贾健旭想要的不光是搭上华为智选车这趟快班车。据悉,上汽目前正在向华为学习IPD(集成产品开发) 与 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 流程。 

简单解释,IPD和IPMS流程的目的是改变对标式的产品开发逻辑实现自主产品定义,要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把纵向管理改变为横向管理,类似项目管理制度,将不同部门的人汇集到同一个项目组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流程扁平化让决策更加高效,项目组作为一个整体为结果负责,可以避免各个部门之间互相甩锅,让做事更加目标导向。 

但是把人攒在一起,很多固有的思维问题还是存在,产品经理要创新,研发工程师希望少改动多平台化,项目经理的脑子里全是工期,希望双方少吵架。 

在各方没有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决策机制之前,为了保证效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决策者,于是贾健旭选择了亲自下场。他亲自参与了多款重要产品的决策过程,包括荣威M7、MG4以及智己LS9尚界H5等。 

据知情人士透露,贾健旭每周都会抽时间了解这几款产品的推进状态,对重要问题做出决策,也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并且都得到了快速的执行。

总裁亲自“上前线”抓产品,在上汽的历史上是不常见的,这种方式有一言堂的风险,但在转型的非常时期,也许是最有用的方法。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左)荣威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钱漾(右) 

除了产品侧,上汽乘用车在营销端也在努力向华为学习。和华为达成合作后,上汽已派出了很多年轻干部常驻尚界项目,他们的任务之一是向华为学习 “为什么这么干?”目前,上汽乘用车两个年轻的90后品牌总经理陈萃和钱漾,到任之前都在尚界项目组工作过。 

另外,上汽乘用车目前正在筹备成立独立的大乘用车营销公司,由此前负责产品规划的张亮担任筹备组组长。有知情人士指出,上汽此举也是为了更好地向华为CBG(消费者业务群)学习。 

此前上汽成立大乘用车板块,将产品、制造、研发等部门整合一体化管理。但国内营销则分设荣威飞凡品牌事业部、名爵品牌事业部,以及营销售后服务部、数字营销部等专业部门。 

俞经民表示,此次成立统一的大乘用车营销公司,主要为了三个目的。最核心的目的是TOC,带着经销商一起更加贴近消费者;其次是统一资源提升反应速度和营销效率;最后是要利润,希望在有量的基础上,今后能卖上一点价。 

NO.3

[写在最后]

今年1-8月,上汽乘用车公司累计销量达 50.23 万辆,同比增长 17.65%。 

增长不算太亮眼,但客观地说和友商相比,上汽乘用车上半年确实也没有什么新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销量的稳步回升,对增强渠道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据钱漾介绍,过去3个月,荣威新签约了150家4S店网络。另外,他们还成立了“荣威M网络”希望通过数字化服务标准,消除终端体验差异。 

做完这些准备之后,上汽乘用车将迎来密集的产品上市期,基本上每个季度都会有新产品,MG品牌的情况也类似。 

新产品、新渠道、新气象,改革后的上汽乘用车会有多少战斗力,市场很快就会给出答案。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