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向聊天只聊海外业绩的名爵,这次决心在国内市场奋起了。
几天前全新MG4的预售发布,是“名爵”打响全面新能源化战争的开端。为此,上汽给名爵拨了100个亿。
仅从发布会看,名爵的营销已经先“上道”了。
90后少帅陈萃,作为品牌总经理兼颜值担当控场全程,多次喊话“欢迎友商抄作业”,叫板欧洲47%的关税,现场表演后备箱“大变活人”,讲到技术创新还差点泪崩……虽说是提前彩排好的,但情绪价值这块,已颇有些小米发布会的影子。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在发布会上哽咽
现场的产品讲解也很“硬核”,把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蔚来萤火虫,甚至小米SU7全都拉出来吊打对标了一遍。也很有科技公司开发布会内股火药味儿。
还有个细节不得不提:这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MG开始大谈“女性”友好的细节设计,并且用东来紫、清波翠、月光白、珊瑚红等诗情画意的词来表达车身颜色……似乎在以此证明,名爵的战略重心,真的要放到中国市场了。

全新MG4主打色:东来紫
今年是名爵成立的第101年。过去一百年,名爵的好日子基本都是靠海外。
2018年MG在国内销量巅峰是年销超过20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74%。那一年之后形势开始逆转,国内销量一路下滑,海外销量却节节攀升,直到去年,名爵在全球卖了70多万辆车,其中只有7.4万辆卖给了中国消费者,占比不到11%。
平心而论,被上汽收购以来名爵并没有退步,全球销量还涨了好几倍。但现在的形势是,中国市场正在引领全球汽车的风向,同时近两年的关税压力影响着名爵的海外表现。
所以,拓展国内市场,同时向海外输出在国内验证过的产品力和先进技术,成了名爵接下来的破局逻辑。
NO.1
[ 半固态电池、OPPO、特斯拉 ]
一个月前陈萃曾“扬言”:“只要定价不比海豚高,我找不到用户不选全新MG4的理由。”
最终,新车预售价定在了7.38万元起,无论相比老款,还是相比同级别但尺寸更小的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这价格确实没得说。关键原因,是这款车上叠了一堆黑科技buff——这一次,上汽把很多首发的、业内第一梯队的技术放到了名爵MG4上,确实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先说已经预热了一段时间的“半固态电池”。
目前汽车行业已经有几家车企表示用上了半固态电池,比如蔚来、东风岚图,但并没有大规模使用。而上汽官方介绍,上汽的固态电池有产线保障。这应该是业内唯一的半固态电池产线。
上汽的半固态电池来自上海清陶。这家公司拥有上汽49%的股份。据了解,上汽清陶的半固态电池最早在2021年就已开始上车实验。现在清陶的新一代半固态电池包可以在极为严苛的10针三向穿刺实验中依然不冒烟、不起火。

发布会后的采访中,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说,底层材料的创新是破局关键:“第一代半固态电池中,我们采用了传统的磷酸铁锂和三元作为正极材料。在MG上首次推出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中,我们开始进行正极材料的创新,希望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生命周期之间找到更优的平衡点。”
全新MG4的半固态电池版如果能顺利上车,将成为全球首个搭载批量上车的半固态电池的车型。如果定价控制在12万元以内,则会对竞品造成降维打击。
不过,目前还没有公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安芯版”预售价格,需要等到9月份才能揭晓。官方承诺年内批量交付。
除了电池,发布会上陈萃还提到另外一项核心新技术——热管理系统的技术突破,它打破了特斯拉的铝镍合金专利垄断。为了破解这项技术,上汽花了5个亿。
特斯拉的热管理系统主要采用铝镍合金,并且通过全球专利网络,对特定成分配比及工艺实现保护,形成了技术壁垒。
为了避开特斯拉的专利壁垒,上汽采用了铝稀土合金材料,在铝的基础上增加镧、铈两种稀土元素,熔点超过630℃,抗拉强度高达200MPa,可以完美平衡车端不同模块热管理需求的。最终实现:乘客舒适、电池稳定、电驱高效的“不可能三角”。据了解,这项研发成果已申报了3项国家专利。

黑科技之外,上汽与OPPO的战略合作也很受关注。
前者是国企大厂,后者是手机行业龙头,相互借力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华为的“鸿蒙智行”已经牵手了车圈的半壁江山,“OPPO智行”能如何赋能上汽?赋能MG?如何将自己的3亿用户转化为MG的流量?还要再观察观察。
不过一个有意义的卖点是,“OPPO智行”不只服务自家手机用户,小米、vivo、苹果,甚至蔚来手机,都能无缝对接。毕竟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主打一个生态扩容。
采访中谈到与OPPO的合作,俞经民(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是这样评价的:
“大约在十年前,我们的第一声‘你好斑马’,开启了移动空间向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的新篇章。今天我们非常自豪地宣布,我们的第二次腾飞正式拉开了序幕。这是一次充满活力的启程。”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俞经民
NO.2
[ 100亿的雄心,与残酷现实 ]
100亿的雄心,不是谁都配有的。这是MG的底气。
英伦血统、燃油车基因,和在国内逐渐走低的品牌知名度。这是MG转型的掣肘。
今年上半年,上汽MG名爵在国内的累计销量54754辆,完成了全年18万辆目标的30.42%。目前名爵在售燃油车有4款,分别是MG ONE、MG5、MG6和MG7,新能源车型有3款,分别是MG4 EV、MG ES5和MG Cyberster。产品不少,但卖得还不错的只有MG5这个价格最低的车型——今年以来月销量维持在5000台以上。
在全新MG4发布会后,我问一位正在观望买萤火虫的朋友:怎么看名爵的这个新车?她说:没关注过。
意料之中的答案。虽然全新MG4的发布会是一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够精彩的发布会,但这个品牌还远没有进入到终端新能源消费者的名单里。
魏建军说过,传统燃油车品牌的资产,在新能源时代都是负资产。相比其它品牌来说,名爵的负资产则更多。现在的名爵4S店里,销售的话术里大概率还包含“英伦血统”这样的关键词。
而对名爵来说还有一个更特别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兼顾国内与海外市场的双重需求。

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 邵景峰
采访中,邵景峰(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说,为了兼顾双重需求,全新MG4的设计做的过于内敛了些。但俞经民的答案是:世界大同,美美与共。
“中西方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异吗?外国人不也需要空间吗?虽然外面的马路小,但车内的空间一定要大。我们对这款全新MG4寄予厚望,希望它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并在国内销量上超越竞争对手。”
全新MG4,是名爵全面转型的第一次出牌,也是一次试水。虽然重要,但也不会一棋定生死。新的领导班子需要摸石头过河,也需要做好越挫越勇的心里准备。
口口声声要吊打海豚,但要跨越自身月销不过百台,与海豚、星愿月销几万台之间的“鸿沟”,名爵品牌要跨越的难关还有很多很多。毕竟中国市场的卷,至少十倍于欧洲市场。
不过好消息是,全新MG4的24小时小订订单已经突破了一万一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