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这大半年,上汽到底没有白折腾。
1-6月,上汽集团销量实现了“六连涨”,累计批发销量达到了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上半年终端交付量达到了220.7万辆,比批发销量多了15.4万辆,这证明了其正在有效地化解库存积压问题。
在总销量增长的同时,上汽集团的销量结构也变得更加平衡。上半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64.63万辆,同比增长40.19%。
伴随着新能源快速上量,上汽自主品牌也水涨船高,上半年累计销售130.4万辆,在集团总销量中的占比达到了63.5%。
尽管在这130万的销量中,五菱依然是主力(76.45万辆);但上汽乘用车也实现了较高的增长,荣威和MG的销量同比去年分别增长了15%和32%。
目前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依然以油车为主,接下来随着新能源产品的集中推出,销量保持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当然,客观来说合资企业尤其是上汽大众依然是上汽集团最重要的利润奶牛。所以接下来上汽自主还需要解决“质”的问题,这个重担要落在智己和尚界肩上。
NO.1
[和年轻人交个朋友]
6月底,上汽MG举办了夏日新品发布会,当新任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走上舞台的时候,观众们发出了两个感叹:帅、年轻。
从张亮到陆家俊到泛90后的周钘再到真正的90后陈萃,过去这几年MG品牌的掌门人越换越年轻,这也代表着MG在努力底去和年轻人交朋友。
陈萃的初舞台上,左手边停着“年轻人的第一台轿跑车”MG5,零百加速6.9秒,号称10万内的最强小钢炮,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
右手边是“年轻人的第一台敞篷跑车”MG Cyberster,30万的价格对年轻人来说或许不便宜,但30万就能买到敞篷自由,整个市场仅此一家。
MG接下来的任务是,在两年内用13款新能源车型把MG5到MG Cyberster中间的价格带都填满。

陈萃首秀,MG宣布All in新能源
据陈萃介绍,这13款新车的累计投入高达100亿元,涵盖了轿车、SUV、跑车、猎装车等各种品类。
一个带着跑车基因的百年品牌,能否同时经营好那么多的品类,是存在疑问的。而MG的答案是“YOUNG FOREVER”,所有的产品都围绕“年轻、智趣、风尚”这三个关键词展开。
年轻人的生活被智能化全面包围,所以8月全新的MG4将会搭载上汽和OPPO用5年时间深度打磨的智能座舱方案。
“我们能够提供目前市场上最强大的手车互联体验,支持所有的安卓系统无缝上车,未来能够覆盖所有手机品牌,包括苹果。”上汽乘用车执行副总经理俞经民说道。
另外,上汽和OPPO还计划在渠道端展开合作,本月中旬全新的MG4就将率先进入7家0PP0的商超店。
除了智能,年轻人还追求特立独行的美,预计在全新MG4之后,MG的首款方盒子车型 Cyber X将会正式登场。
这款车此前已经在上海车展亮相,其造型出自著名的设计大师,布加迪威龙缔造者约瑟夫·卡班。和市面上的方盒子不太一样的是,这台车在彰显力量感的同时又很好的兼容了运动感和科幻风格。
此外,这台车还有一些非常讨巧的设计。当它的前大灯翻开的时候,让人不禁想起七八十年代的保时捷928,第一代的马自达MX-5,以及那台奔跑在无数车迷心中的秋名山之王AE86。

带翻灯设计的MG Cyber X亮相上海车展
在上海车展之前笔者就已经有幸在上海安亭参观过Cyber X的实车。当然重点是当时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两台Cyber系列的车型。
虽然当时看到的还是比较粗糙的过程版,但还是能够感受到卡班团队在追求一种能够帮助年轻人表达个性的、不随大流的美。
而这几年“粗粮厂”的成功已经再一次证明了颜 值的重要性。和年轻人交朋友有时候很困难,而有时候只需要一副合心意的皮囊。
NO.2
[插混之战,荣威输不起]
如果MG追求的是特立独行的美,那荣威追求的就是沉稳大气、符合时代主流的美。
不论这两个品牌的来时路如何,放在俞经民面前的现实是,它们已经很难在价格带上拉开差距,所以荣威需要去讲另外一个故事。
不久前,荣威召开了品牌日活动,再次强调为主流家庭用户造车,并提炼了“超值、体面、信赖”三大核心价值。
同样由卡班大师设计的荣威M7 DMH以及同样是90后的品牌总经理钱漾在活动中一起完成了首秀。
荣威可能是中国汽车历史上,尝试高端化最多的自主品牌。屡战屡败之后,在2023年末推出荣威D7并宣布要重新专注主流家庭用户,连飞凡品牌也在去年重新回归。
但由于之前多年不断上下横跳,荣威的品牌形象已经失焦,曾经有一点点萌芽的高端感和智能感也荡然无存,而品牌的重塑需要时间积累。
因此,尽管上汽的DMH混动技术在续航和能耗等关键指标上能够和比亚迪、吉利比肩,但荣威D7和D5X以及iMAX8 DMH几款插混产品一直表现平平,最好的D7也不过月销2000辆。
目前在苦苦支撑荣威销量两基本盘的依然是终端起售价不到5万元的荣威i5。某种程度上,荣威的转型比MG更加紧迫,毕竟后者还有海外这个基本盘。
今年DMH技术有了一定的市场口碑积累,再加上荣威推出不限首任车主、不限年行驶里程的零自燃承诺以及三电终身质保政策。DMH车型的销量开始有起色,同比增长了29%,不久前上市的纯电荣威D6,也做到了月销2000辆。

设计大师约瑟夫-卡班发布荣威M7 DMH原型车
但荣威要想真正焕发生机,还需要有更多能够上量的新能源车,M7 DMH是它们寄予厚望的车型,目前已经有实车到店。
这台车的定位是中大型插混轿车,直接竞品包括爆火的银河星耀8和比亚迪汉DM-i。其外观设计走的式大气稳重的风格,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直瀑式的前格栅,在同质化的新能源外观中,有很高辨识度。作为后来者,荣威很有可能采取比竞争对手更加激进的定价策略。
而关于未来的产品规划,新任品牌掌门人钱漾表示:“在5万价位、6万价位、7万价位分别都有车型立住的背景下,接下来将在8万、9万、10万、11万价位推出能立得住的产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往前推进。”
NO.3
[智己、尚界,谁是“亲儿子”]
荣威和MG呈现除了稳重向好的迹象,相较之下智己的日子过得要更艰难一些。
上半年,智己汽车累计销量19,158辆,同比下滑了14.67%,而同为国企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岚图和阿维塔都已经实现了稳定的月销过万。
“销量不行,那就上增程”已经成为了行业惯例。去年增程车型累计销量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增速远超同期乘用车市场 (8.5%) 以及纯电车型 (26%) 。
今年三、四季度,智己也将分别推出两款增程车型,智己LS6增程版本以及全新的大型SUV智己LS9。
依据工信部披露的智己LS6增程版信息,其增程技术将采用“大电池”方案,有52.1kWh磷酸铁锂和65.9kWh三元锂两款动力电池可选,纯电续航里程更长。
“我们将用纯电技术反哺增程系统,基于上汽在传统内燃机上的积累,配合先进的三电技术一起构建而成,解决增程车型纯电续航里程短、充电频繁、充电效率低等主要痛点。”智己汽车联席CEO刘涛说道。

智己LS9谍照
尽管智己目前的处境艰难,但上汽集团董事长王晓秋依然在公开场合强调:“智己汽车是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和唯一高端品牌。这一点从智己立项开始到现在,从未改变,未来也不会改变。”
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也表示:“集团所有的前瞻技术,均会在智己车型率先量产落地,确保智己在高端智能电动新赛道的技术领先优势。”
不过这些表态并没有阻止舆论把更高的关注和期待给了上汽和华为合作的新项目尚界。
据悉,尚界项目耗资60亿元、拥有5000人专属团队。4月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项目投产后,上汽临港基地整车年产量将提升至 28 万辆。
目前已知尚界的首款车型定价将20万元级,具备城市NOA能力,直指中端市场。但尴尬的是,智己汽车目前的主销车型L6和LS6也是20万元级别。
如何为这两个品牌做好区隔,是贾健旭必须要回答的难题。
NO.4
[不要把所有问题都归于体制]
从陈虹时代起,上汽改革的口号嚷嚷了多年,但都是隔靴搔痒。真正自上而下的变革发生在去年7月,王晓秋和贾健旭分别继任集团董事长和总裁之后。
今年4月鸿蒙智行发布会上,余承东当面称赞“上汽效率高的不像国企”,贾健旭立马单手阻拦,口中连呼“没有没有没有……。”
但事实上到任上汽总裁之后,他就对外公开表示:“我反思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慢’,我们的流程、体系都存在问题。”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上汽集团将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国际、创新开发研究总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企业整合,组成了大乘用车板块。
贾健旭担任大乘用车执管会主任,同时还挂帅了智己和尚界,上汽的整个组织变得更扁平,决策更加高效,同时各个企业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也避免了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以研发为例,所有品牌的研发工作都回归到研究总院,通过平台化和规格化的开发,更好的贯彻了大单品的开发思路。据说,整合之后,智己LS6等车型单车BOM成本直降了30%。
在完成大乘用车整合的同时,贾健旭在上汽内部推行了竞聘上岗制度,并于今年2月一次性任免了60多名中层干部。
如此大规模人事调整,展现了上汽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决心,据说贾健旭曾经和上级组织部门表态,说他这个工作,就做到55岁就退二线。
很多有想法,敢干事的年轻人在这次大规模调整中得到了机会。比如说陈萃,从ID.营销高级总监到尚界项目组负责人再到MG品牌总经理,他在上汽集团的体制内一年三次调岗。
当上汽陷入低谷的时候,很多人会拿体制问题说事情。贾健旭的态度是,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于体制问题,任何体制内都有想上进的人。
“上汽的体制延续了多年,在上海这样一座城市,上汽人从来都能体面地工作、生活。有些东西,动不了,但是很多具体的事情、做法,可以去研究、学习。”贾健旭说道。

上汽之夜,贾健旭与众多生态伙伴代表同台
对内改革的同时,上汽对外也变得更加开放。灵魂论以及是过去式,上汽目前和华为、OPPO、火山引擎、地平线、Momenta等企业都展开了广泛合作,以获取自己并不擅长的AI、软件等能力。
贾健旭表示,今后上汽要做托起珍珠的盘子,串起珍珠的线,一切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另外在渠道端,上汽大乘用车也加紧了扩张的步伐。6月初,贾健旭、王骏 (上汽乘用车总经理) 、俞经民、钱漾、陈萃等共同会见了经销商伙伴和潜在投资人,系统介绍了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成绩以及未来规划。
据悉今年上半年,上汽举办了至少5场销商招商会,吸引了500多位投资人加盟,荣威、MG包括智己的门店都在快速扩张,累计月均新增门店约60家,为接下来新品的密集上市做足了准备。
总之,上汽集团已经“握指成拳”,准备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这一仗决定了自主品牌能不能真正挑起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