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汽车产经网> 正文

自主品牌的公车契机 机遇与挑战并存

习近平主席的一番讲话,为公车采购的自主化方向一锤定音。这也预示着,业界呼唤多年的“官员坐国车”,即将从口号变为现实。

 如今,自主品牌终于迎来破冰公车市场的契机。但面对机会,自主品牌想要将其抓住,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我们要坐自主车”

“我们逐渐要坐自主品牌的车,老坐外国车观感也不好。公务车改革规定绝不搞试行,而是要言必行,行必果。”

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成为自主品牌公车进程的最重要加速器,同时,他的表态,也让自主品牌看到未来在公车市场能有所作为的曙光

事实上,公车改革或者说自主公车的提议已非新闻,自1994年提出公车改革,到2011年出台《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双18”规定,官员坐公车始终处于“只闻楼梯响”的处境。甚至,在新规定执行之前,多地更出现突击采购违规车的情况。

官员不爱坐国车,是现状。但究其本质,原因却显得更加复杂和微妙。一方面,中国轿车起步时间晚,其产品力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官员也是人,自然会有自己的倾向性。在全民喜欢德国车的大背景下,官员爱好奥迪也就不难理解。

 另一方面,公车采购是财政拨款,钱不是从自己口袋里掏出去自然也就不觉得肉疼。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官员们自然乐得选择更有面子也更加昂贵的高档品牌车。

如今,新领导班子一上任,即将公车改革一项提出,表明了政府对于公车改革态度的坚决和肯定。同时,随着自主品牌轿车水平的普遍提高,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车型可以让官员选择。官员坐国车,从政策指向到实际情况都已水到渠成,势在必行。

自主品质须给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有意识地为公务车市场打造产品。除了原有的车型之外,近两年广汽传祺上汽荣威950、长安睿骋等新公务车吸引了不少关注。这些被视为意在打开公车市场的自主车型,凭借更有美感的设计和先进的性能,正得到越来越多公车采购的定单。

但同时,不可回避的是,自主品牌在质量和性能上,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年“3·15”上的江淮事件,虽然仅仅是个案,但由于消费者普遍对自主品牌的不信任,其为自主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比DSG对大众的影响更为深重。

这一现象也意味着,尽管公车市场正在朝自主品牌打开大门。但自主车企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拉关系、讨好政府获得定单,而忽略了在技术上和品质上的提升。

相形之下,由于跨国车企有着更深的技术和体系能力的经验和积淀,因此在这一方面的优势依然明显。尽管在新规中已经对合资车进行了更加严苛的限制,但同样仍将在未来的公车市场上与自主品牌产生竞争。

因此,无论是公车市场还是私车市场,性能、品质、品牌的多方位竞争关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自主品牌想要在公车采购上有所收获,除了定制专门针对公务领域的车型之外,总体产品力的提升,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

“A6”现象难复制

公车采购已经成为当下自主品牌的最大利好,几大自主品牌也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借此大举进攻公车市场。但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在公车市场上所向披靡的“A6”现象,在当下的语境里难以重现。

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中国公车的“A6”时代正随着新一轮的公车改革而走向尾声。一方面是产品本身各有优劣,另一方面地方保护的暗中之力也不容忽视,这注定了在新公车时代,寡头市场将被群雄割据所代替。

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上行下效的氛围中,官员乘坐自主公务车会给自主品牌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但同时,这种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自主车的好与坏,也都将借由这一口碑渠道一起被放大。

同样,也有自主品牌老总在接受采访时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公车采购不是万金油,能不能在市场上立足,最终拼的还是品质。”

新领导班子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对于中国自主汽车来说,公车改革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的到来。但是,能否抓住这一机会,显然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在走过了20年轿车发展之路后,中国的自主品牌更应该摒弃浮躁,潜心于产品力与体系力的建设上,因为,这才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最核心能量。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