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创始人&CEO 余凯博士(左)
易车公司副总裁、汽车产经网总编辑 陈昊(右)
刚刚结束的汽车百人会上,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输出的“识”观点,可能是为数不多能引人深思的高价值观点。
他举例:很多车企对自动驾驶很焦虑,生怕跟不上形势,于是纷纷自研想要把“汽车的灵魂”抓在手里。但余凯认为,智能驾驶之于汽车,就像当初的“基带”之于手机产业,是一个标准化的功能,很重要,但不需要每个OEM自己做。
“所有手机厂商都会自研拍照功能,因为一张照片拍得美不美没有标准,它跟用户人群有关。历史上,汽车的造型也是情绪价值。情绪价值能够带来差异化,而标准化功能无法带来差异化。”
余凯指出,从手机发展史可以看出,当智能驾驶这种功能性的价值随着技术时,核心不是自不自研,而是以最快地速度跟上。他预测,“20%自研+80%合作,将成为智驾赛道的稳态与终局”。
作为一家供应商,余凯以上的观点清晰明了地为行业厘清了厂家和供应商各自的位置,消除内卷焦虑才能更好地合作。
去年,地平线做了三件大事:发布征程6系列芯片,首次发布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高阶智驾,以及成功完成港股上市。
余凯说,2024年地平线迎来了自己的“成人礼”。而这一年上市后的首个财报
数字,也称得上可圈可点:
2024年地平线全年营收23.84亿元,同比增长53.6%;毛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68.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同比增加,流动性维持充足。公司营收与毛利润表现亮眼,增长势头强劲。目前地平线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亏损在收窄。
2025年,随着征程6芯片和高阶智驾合作项目陆续规模化地量产落地,地平线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爆发。
百人会期间的采访中,余凯对汽车产经说:芯片项目中,和比亚迪合作很开心;至于地平线HSD,是奔着行业冠军去的。
NO.1
[ 征程6、比亚迪和“最大公约数” ]
地平线迎来爆发,首先要感谢比亚迪。
去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站台了地平线征程6系列发布会,并表示要做第一个使用征程6芯片的车企。
今年初比亚迪打响“智驾平权”之战,官宣其天神之眼C方案将采用地平线芯片,搭载在海豹、秦等10-20万的车型上。据了解,比亚迪已经给地平线下了百万量级的芯片订单。
因此有人将地平线称为中国智驾平权的“最大公约数”。
去年4月王传福为地平线征程6发布会站台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上 40% 的新车拥有 L2+ 能力,第三方机构预测:今年底将达到 60%, 而且这个数据将大部分由比亚迪推动完成。作为合作方的地平线,也将助力这一智驾平权的进程。
其实除了比亚迪,征程6已经和超20个车企OEM品牌达成合作,将赋能超100款中高阶智驾车型上市:比亚迪“天神之眼”、吉利“千里浩瀚”、奇瑞“猎鹰智驾”、长安“天枢智驾”和广汽“星灵智行”中,都会采纳地平线方案。
可以说,征程6系列的到来,加上智驾平权的拐点,两者加成给了地平线一个“大爆发”的机会。
去年地平线凭借低、中、高全阶计算方案的产品布局以33.97%的市场份额居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供应商市场份额第一,今年这个数据应该还会提升。
2025年地平线征程家族累计出货量将突破1000万套,至此,地平线也将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万级量产的智驾科技企业。
简单说一下征程6的特别之处:和地平线此前的智驾芯片只是单一不同,征程6芯片是一个系列——共六个版本,包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征程6P,算力从10TOPS-560TOPS不等,可以面向不同智能驾驶场景进行计算方案的灵活配置。
NO.2
[新故事线:“要做冠军的”HSD ]
除了一如既往的芯片叙事,去年地平线的业务板块多了一条新的叙事线——高阶智驾。
虽然自成立以来,地平线一直是强调“软硬结合”的开放式合作——既有芯片硬件,也提供软件生态服务,但直接扔出一套高阶智驾品牌货——Horizon Superdrive(简称HSD),还是有点令人意外。更有趣的是,这套智驾是由苏箐领衔开发的。
出手就是王炸,无疑让地平线的想象空间又增大了不少。
地平线副总裁兼首席架构师 苏箐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扔出高阶智驾?(当然整个项目两三年前就已经开启了)
余凯的逻辑是:整个智驾行业即将迎来快速收敛的全新阶段,无论是对车企还是智驾创新企业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自研+第三方”并行是智能化拐点来临、行业快速变革期最安全选择。但由于只有极少数车企在资金、人才、技术和数据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开放合作将成为未来主流。
总之,拐点已经到来,地平线希望参与其中,而且野心勃勃。
余凯对汽车产经说, “ 真正向高而行的时候,玩家会越来越少,地平线有这个责任去向上捅破天。如果说这是一个世界杯赛,那么地平线就是奔着拿冠军去的。 ”
HSD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前沿的智驾软件算法,结合征程6P硬件平台,实现了软硬件的高度融合,构建了一个全新高阶智驾生态系统。它的创新点有三:
它是国内首个融合倒车功能的城市NOA系统,无需人工干预,便能实现“三点式”、“五点式”乃至“N点掉头”;HSD还支持漫游模式(涵盖城区与园区),在封闭的园区内车辆无需开启导航即可行驶,在城区,即便未设定目的地,HSD也能引领车辆在城市中穿梭;此外,HSD的智能规划决策策略通过跨域融合技术,能够自主规避拥堵。
百人会论坛上,余凯对自家 HSD的路面 表现不吝溢美之词:
我们现在靠11个摄像头,560TOPS的算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比如在城区复杂路口的三点式调头,行业里能做我们这样的估计就一两家。中国的路况非常复杂,如果在中国的智驾能做到最好,估计在世界上也是最好的。最近很多客户来体验了地平线HSD,他们普遍认为是目前体验过的最高水平。
据悉,HSD已经摆脱高精地图束缚,实现“全国都能开”。目前,HSD已完成全国泛化,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
NO.3
[ 写在最后 ]
当前的汽车行业里,十年,不是一个可以论成败的时间。风头无两如理想,依然在经受下一轮纯电比拼的考验,刚刚缓过劲的小鹏,自嘲还在复读 ……但 10 岁的地平线,已经能够让资本和外界笃信,中国汽车市场智驾平权“最大公约数”已非地平线莫属。
一位著名投资人曾说过:我们希望投到的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有情怀的同时,还有务实能力做支撑。理想是魂,现实是壳。我既要从创业者身上看到火热的理想主义情怀;同时,他也得极度务实,会算账、会用现实主义的武器武装自己。
这句话几乎完美的适配余凯和他的地平线。
近几年,任行业内多少创业公司风雨飘摇,地平线却一直是资本排着队来送钱的状态。有人认为是余凯幸运地选对了赛道,但通过多年的接触和观察,我们更相信这是因为创始人拥有独具一格的眼界,对理想足够坚守,又有务实的能力支撑,三者加成而得到的现实的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