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汽车产经网> 正文

统一品牌名 渠道名 华为“引望系”将与鸿蒙智行“并驾齐驱”

当车企意识到:和华为合作只是丢了“灵魂”,而不和华为合作,却可能失去生存的可能性。华系车队便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盟友。而且,他们都希望做那个和华为合作最深度的企业。

逻辑是:谁和华为绑定地更紧密,谁就更有机会在智电汽车淘汰赛中胜出。

于是也有媒体调侃,以前车企争着合资,现在争当“华资”。

华为只有一个,合作模式有三种: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基本是外资品牌和民营企业的选择;更深度的智选车模式和HI模式,则正在被国企和央企瓜分。

汽车行业几大国企中,上汽、北汽、江淮、奇瑞,已经归队到鸿蒙智行模式里;东风、广汽、长安则与引望牵手,正在规划更深度的HI模式。掐指一算,就剩下一汽了。

近期有业内人士透露,东风之后,还有一家企业即将公布与华为的合作,会不会是一汽?不过,近期华为和零跑合作的传言也甚嚣尘上,那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鸿蒙智行、引望分别深度合作的车企 

“投华”名单越拉越长,华为和车企的合作也在越走越深。

8月初智界独立运营,成为鸿蒙智行里的首个独立法人实体。而另一边引望的HI模式,也在探索与车企合作的更大可能性。

从此前HI模式的全栈技术支持,到HI Plus的全生态赋能,再到合作全新品牌……引望似乎希望像鸿蒙智行一样,将更多的华为元素灌注到合作中。

比如接下来和引望合作的全新品牌,或许会采用相似的名称命名,有人猜是“望”系列,也有人猜测是“界”系列。汽车产经了解到,今年内广汽与华为合作的华望汽车,将公布新品牌名称

此外,不论是华为还是东风与华为合作的新品牌,都将会像鸿蒙智行一样,采用统一的渠道名称,以强化华系标签。

NO.1

[ HI升级,与鸿蒙智行“分庭抗礼”? ]

华为引望系这边,最受关注的是广汽、东风两大头部和车BU的合作。“进阶版”的HI模式,也将首先用在这两个合作上——

一是打造全新品牌;二是全流程合作。

7月3日广汽集团董事长 冯兴亚 拜访华为掌门人 任正非 

加速推进华望项目 

为了引入华为技术,今年3月广汽出资15亿设立了“华望”汽车,作为广汽集团与华为战略合作的重要载体。日前,广汽的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向华望增资6亿。完成增资后,广汽直接持有华望汽车71.43%股权,通过广汽埃安间接持有华望汽车28.57%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方面并未参股。这种合作不合资的方式,表明广汽还是希望在新品牌上占据主导权。另外,华望一直对外强调“广汽控股+华为技术外采”的模式,也是一个佐证。这一点和鸿蒙智行品牌并不相同。

具体来看,广汽对项目有最终决策权,但华为也会深度从产品定义、研发到营销的全过程。相比HI模式的1.0时期,多了华为参与营销这个纬度

此外,广汽、东风分别与引望合作的全新品牌,大概率将采用相似的名称命名,或许是“望”系列,也可能是“界”系列。同时,这些新品牌也将会像鸿蒙智行一样,采用统一的渠道名称。

8月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拜访华为掌门人任正非 

华为与阿维塔合作深度将更进一步 

除了东风、广汽,长安与华为的合作也在深化。

近几个月,背靠长安、宁德、华为三巨头的阿维塔销量有了起色,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但却是因为“降价”——阿维塔06终端降价4万如今已低至19万起。

成立至今,阿维塔的表现很难说是成功。从底子上看,阿维塔“含华量”当仁不让,外观设计和整车素质也都没得挑。为什么一度是HI“独苗”的它,就是飞不起来?很多人认为是品牌知名度的问题。

近几年和华为合作的车型越多,阿维塔似乎就越边缘。因为除了技术背书,阿维塔在华为那里基本没有借到其他助力。比如华为在营销和渠道方面的优势。

不过,今年阿维塔迎来了与华为的合作升级——从HI升级为“HI PLUS”:双方从技术供应商关系转向全链路共创。华为还向阿维塔开放了超充网络、鸿蒙生态及营销资源,形成“技术+生态+渠道”的全方位赋能。

从长安阿维塔、到广汽、东风,今年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引望正在探索与车企合作更大的可能性,或许也是意识到:只有加入更多的华为元素,才能更大程度上保障合作的成功。

其实华为HI模式在升级的同时,也在裂变,华为与东风岚图、一汽奥迪等品牌的合作涉及不同层面,可以说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相比鸿蒙智行要更加灵活。

相比智选车五界的名额已满,引望的可拓展空间还有很大。

NO.2

[话语权,应该在谁手里?]

引望局面刚刚打开,余承东的鸿蒙智行则已经越走越顺。

8月7日奇瑞和华为签约成立智界新能源公司时,尹同跃说:“听华为的就顺利,不听华为的就不顺利。”

一语道出了鸿蒙智行模式运行的“要诀”。只不过奇瑞是最晚“妥协”的,在奇瑞之前,赛力斯、北汽、江淮早就将各个界的主导权(产品定义、研发、营销、销售、售后)交给了华为,基本只保留了生产制造功能,以及部分销售权(赛力斯对问界有一定的传播权限)。

外界都说华为强势,确实强势。但连近几年自身销量节节攀升的奇瑞,都承认了:技不如人,不如放手。所以,或许在车企与华为的合作中,只有华为操盘才有胜算。

也曾有华为内部人士对汽车产经说:“不是不想让他们(车企)自己弄,是一放手就会出各种问题。和华为比,战斗力真的差太多了。”

几年前余承东内部吐槽合作的车企能力差,在圈内引起轩然大波。但再看看这几年华为和车企博弈的过程和结果,老余说的似乎也是话糙理不糙。

日前,鸿蒙智行“第五界”——尚界用户中心开始招聘,预计9 月开业,为首款新车尚界H5上市发布做准备。据了解,尚界渠道将采用“双网模式”:一方面建设专属的尚界用户中心,另一方面还会入驻已有的鸿蒙智行用户中心。

但目前不知道的是,上汽是否把尚界的主导权也全盘交给了华为。如果是,尚界确实有机会成为几个界中最无敌的存在。如果不是,那可能要像奇瑞、或者最初的北汽一样,磨合个一两年再看后续了。

其实纵观华为目前在车企深度合作的项目,只有“问界”算是成功立住了。 

问界的成功虽背靠华为技术,但还有赖于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华为主导全局,赛力斯负责配合的合作方式;二是“灵魂人物”余承东。这个具有丰富的终端运营经验的管理者,将卖手机的能力带到汽车行业,影响力并不亚于雷军。 

反观HI模式,目前引望与车企的合作依然算是“温和”模式——品牌和产品的主导权还是在车企手中

那么,HI模式进化之后能否打开局面,踏出一条和五界不同的路径,并且证明自己的成功?那就再等等看了。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