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汽车产经网> 正文

江淮汽车商用车盛保柱:看不见的泪水

【盛保柱 看不见的泪水】

江淮汽车轻型公司轻卡一厂技改站工模具钳工

1993年,一个可以用易拉罐做成天线的少年,走进了创办的技校,开始学习工模具钳工技术。那时,对于未来,他还没有很多的想法。

3年之后的夏天,盛保柱来到的装备厂,被分配在工模具车间实习。

“当时的厂房很破旧,夏天特别热。”

就在这里,盛保柱开始着手制作夹具、模具,在那个火热的夏天,他热情洋溢,经常在早上五六点,天刚亮的时候翻窗户进入车间,因为工厂还没有开始上班。这件事被发现之后,主任并没有责罚他,反而表扬他有激情。

“当时就想把事情做好。”

直到18年后,对于有关于他的一切赞扬和荣誉,回答依旧是这一句。

在装备厂的工模具车间,盛保柱按照设计好的图纸制造工装夹具、模具,十年如一日。结婚、生子,所有的人生大事也都在此期间完成了。他平静而满足:“江淮对我们很好,在这里干得特别安心。”

变动发生在2007年,盛保柱被调进了的轻卡一厂,从事技改任务。

盛保柱虽然一直在制作夹具、模具,但是由于工种不同,他很少接触一线的操作工人。而进入轻卡一厂,用他的话来说,“第一印象,火花四溅。”

那是一个老厂房,里面没有空调,没有供暖设备。夏天最热的时候,工人们汗流浃背;冬天最冷的时候,工人们依然满头大汗。

盛保柱就在这里进行技改。一到冬天,老厂房的室内温度跟室外几乎没有差别。可以想像,他坐在小板凳上画图的时候,一定经常感觉到寒冷。而近在咫尺的工人们,却吹着风扇,汗下如雨。

的18年里,盛保柱几乎见证了这个企业的所有变化。但最深刻的记忆,似乎只留给了这个场景。哈气、风扇、汗水,反反复复,年年上演。

“我每次在车间看到工人劳动强度特别大,特别累,出了很多力气,产品的质量却不是特别好。我就总是在想,能不能做一些先进的工装,又能让他们不那么累,又能提高产品质量。”

在经历了超过10年的成长之后,盛保柱开始想要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工友们的汗水,不断地浇灌着他创新的渴望,滋长漫延,无处落地。

在此之前,盛保柱一直在按照别人设计好的图纸进行制作。但现在,他想要创新,想要从设计开始,在源头上为工人们省下一些力气。

厂里有很多培训班,但盛保柱知道,设计,需要的是自己的想法,他要跨过一个很高的门槛。从制作别人画在纸上的“想法”,到自己有目的性地形成想法并将其制作出来,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盛保柱的目的性,是要创新不仅能促进和配合实际生产,更要减轻劳动强度。他不可能天马行空地想像和随机发明,他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这种创新并不是领导交付的任务,但是,他也并不缺少其他任务和实践的机会。

2008年,盛保柱接到了记忆中最辛苦的一次任务。他要对轻卡一厂中体线进行兼容、通用性改造。也就是说,原本生产单一产品的生产线以后要生产两种产品,他的任务就是实现这种兼容,时间为两个星期。

那段时间里,他不停地在生产线上走来走去,寻找改造中的“创新点”。由于精神太过于集中,他走上了一处“禁区”,摔落下来。“要不是带了手套,手指一定会断掉。平时那个地方大家都不会上去的,没想那么多,太忘我了。加班加点地把生产线干好,产能才能提升嘛。”这些,他没有告诉别人,包括家人,在现场的工友为他处理伤口之后,他又回到了生产线上。

这次技改,让该生产线的单班产能日产提升到80台套。尽管从源头上开始的设计创新,但技术改造,让盛保柱有了更为开阔的方向和想法。也可以算作他设计创新的“实习”。

在不断的“实习”中,盛保柱开始从细微处观察和着手,一线上工人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设计灵感的来源和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在一个生产环节中,工人们需要手工钻孔,“劳动强度特别大,产品质量又不能保证,工人也特别烦燥。”

由此,盛保柱决定设计一款气动冲孔模具代替人工操作,同时保证质量的统一。

他反复地画图、用纸板做试验,由于在这方面的空白,他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东西,完全靠自己创新。工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盛保柱有效地将模具、夹具进行了联合开发,创新的欲望终于落地。

盛保柱设计制作的“G1110顶盖气动冲孔模”解放了每天钻孔的工人们,“按钮一按,自动冲孔,减轻了很多劳动强度,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跨过由制作到设计的门槛之后,盛保柱的创新欲更强了。

他长期和操作工人在一起,最了解工人们在哪个步骤上最辛苦,报怨最多。微货包边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项纯手动操作,需要4个人配合。而且,这个环节经常存在问题,返修率高达45%。厂家多次对此提出意见,工友们怨声载道。

盛保柱一直在想,能不能做个包边专机呢?

想到其中的复杂性和空间小等问题,他成功的机率并不高。但是,盛保柱在冬天所看到的风扇,多是吹在这个环节的工人身上。

“成不成功的再说,我先试试看。”

盛保柱说,领导给的任务不少,同时自己找些任务去做。“就是看到工人的劳动强度太大,想办法让他们轻松一点。厂里很支持,要采购什么东西都非常支持,没有说怕你做坏了之类的,没什么后患,尽量往前面做,做得更好一点。”

在真正设计之前,他先做了一个简易的模型试验一次,成功了50%,估计可行,他开始画图纸,反复研究。半年之后,微货车门智能包边专机投入试验。

厂房里,纯手工的包边仍在继续,两个人扶着,两个人敲敲打打。看到这个新加入的“伙伴”,工友们紧张而期盼。

两个人,把微货放到这台新机器上,开动按钮,完成!

工友们沸腾了。

盛保柱不仅把四人操作减少到两人,不仅不需要他们再手工作业,更将包边的两道工序折边和包边合二为一。一直以来,行业内一直是先用模具折过边之后再包边。而微货智能包边专机却实现了折边包边一体化,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到最低,也进一步提升了微车的质量,让工人们免受返修之苦。

这一创新在绝无仅有,在行业内也是处于领先水平,但盛保柱没有想过申请专利,也不关心这些,他最看重的是工友们的看法。“工人的反应最直接,他们认可了,我就不用紧张了。”

盛保柱会在很多场合紧张,每次领奖需要上台发言,他都会紧张得几天睡不着。只有在工友们面前,他才是最放松的。在工作了18年,盛保柱有很多机会升为主管,或者去销售公司任职,但是,他都拒绝了,他喜欢这个职业,从未想过更换。

现在,的厂房大多焕然一新,而盛保柱,却依旧留在老厂房里,设计、画图、制作、调试。工人们随时会走进来对他说,盛师傅,这个东西帮我做一下,他就会放下手中的铅笔,跟工人一起去改善。

“他们在一线操作,更容易什么地方需要改善,这种情况很多。我自己做的东西也并不是十分完美,要慢慢改善。哪怕一点点的更新和改善,对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有所降低。”

“就想把事情做好”依然是他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但比起刚到的时候,似乎多了些内容。

“刚工作的时候想法很单纯,就想多学些技术,多做些工作。现在,就想为一线操作工人多做一些创新,一定要减轻他们的劳动力。”

他的这些创新设计已经在厂里广泛推广,但盛保柱却经常感慨自己的局限性。“自己的不足之处,还是在电气方面,还有一个是设计的想法比较单一。我们原来学习模具的时候就是机械,但现在机械控制自动化很难,必须要机电一体化控制才能达到自动化。”

他一直很想去其他先进的企业看看,可惜机会很少。有时在电视和网上看到其他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他非常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做一条自动化程度高的流水线,让工人不再流汗。

“有一天能把一条焊装线从机械设计到机电控制都完成,是我最大的梦想。”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